香港藝術家何淑美(Corn)主張直視生命的一切,包括遺憾、包括黑暗,「唯有忠於成長的原點,擁抱真實的情感與想法,才可令作品有血有肉,孕育出觸動心靈的美。」
TEXT : Ko Cheung photo : COURTESY OF Corn Chan
看淑美近年移居英倫後的生活照,經常展露燦爛笑容,一度以為她個性無憂,直至某次欣賞她在倫敦藝術大學的畢業作「Dear Lily Series(2014)」後,始生疑惑——假如甚麼人繪甚麼畫,何以其筆下的Lily,總是眼神哀傷、罕見微笑?
「我曾經歷成長創傷。」淑美坦承少時父母離異,前者家暴及遺下財政問題,逼使她需轉校,及與媽媽及妹妹搬家,童稚心靈飽受傷害,「龍年出生,學位不足,只能轉到校風差的學校。第一天,已見同學打架『爆缸』!但再擔驚受怕,都不想家人擔心,總是人前強顏微笑,也不敢面對舊同學⋯⋯超級抑壓。」
茫然之際,淑美近乎本能地執起畫筆發洩情緒,「未搬家前,媽媽忙於打理雜貨店,又不想我無人理整天待在街頭,就將家住唐樓原作出租的客房化成『私人畫室』,讓我畫畫。我沒跟老師學畫,只隨心亂畫些美少女戰士等公仔。每當畫滿牆身後,媽媽就用白油漆覆蓋舊畫,讓我重新開始,誤打誤撞培養出自己的藝術興趣。」
從此淑美不開心就畫畫作自我治療,像《Dear Lily》的自畫像形式,全為排解父親的愛與恨及面對自我。「擺脫陰影最佳方法絕非逃避。」她說想法受港產片《細路祥》啟發,「我對《細》的街童故事滿有共鳴。縱然主角祥仔和親友承受無數壓力,可是他們不會抱怨,只會努力處理。最深刻一幕,是祥仔被長輩邊打邊倔強唱粵曲,這深深震撼我——即使人於不完美的環境,也可保持強大生命力去頑抗現實!」
淑美自中大藝術系畢業後,負笈外地不斷進修油畫技藝,盡力學習日常觀察與感悟融入創作,「早年的《無眠都市》系列,記載我在港的工作壓力,及夜歸看到的士司機們為口奔馳的疲憊;今次展出的《夜游》系列(2017-2019),除了紀錄我與伴侶夜遊香港海灘的心情,也借人在深海的孤單與不安,寄託目擊爺爺逝世後對死亡的領受。我刻意將作品定『Swimming Pool』、『Party』等第三身視角,全為表達人與人之間既親近又陌生的抽離感。」
隨著移居外地、嫁作人妻後,淑美的心境轉趨安寧、視野更見遠大,創作風格也正轉變,「當地的生活與創作較規律和自由,令我多了心思留意氣候變化,對色彩尤其『黑與白』思考更深,作品相對在港時傾向superflat和superbright的東洋味,如今更見沉穩平靜。加上我正跟日本藝術家鄰局學園藝,趁早前參觀完約克郡某間二戰遺址舊屋,開始試畫靜物與空間,希望重啟2014年的『Landscape Memory Series』,將觀察由個人延伸自然,捕捉時間、記憶及氣氛,探索色彩、圖案與質感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