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面具遮蓋五官,強調匿名性質,從來都是時裝人用來表達非主流抗爭思維的配飾。近至剛過去的米蘭時裝周,遠至多年以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Alexander McQueen的經典時裝騷,「蒙面」都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文化象徵,只可惜這些創意將因香港政府透過「緊急法」通過「禁蒙面法」而絕跡我城。
Text Timothy Lo
Photo Internet
「蒙面KOL」Checking Invoices
當香港政府領頭掀開市民口罩,揭露他們背後的「真身」之際,國際時裝圈子卻對神秘的「蒙面KOL」Checking Invoices趨之若鶩。他們聲稱自己是「匿名組合」,現身各大時裝騷的front row及後台,他們跟能超模Bella Hadid合影,闖進《Vogue Italia》的編輯部......現身之時,他們總會穿上花色繽紛的蒙面緊身衣,同時披上各式各樣華衣美服,即使pattern撞pattern,紅色撞藍色,依然深受歡迎。雖然網上評論好壞參半,至少國外網民不會說他們蒙了面就是恐怖份子或襲擊時裝周的「暴徒」。
Martin Margiela
若要選一個擁有「蒙面」傳統的時裝品牌,Maison Margiela絕對是當中代表。以解構主義聞名的比利時設計師Martin Margiela,其品牌不少時裝騷皆以戴上面罩的模特兒作為主角,意在展現人類面目模糊、隱形和倒模的「後現代」特質。在John Galliano於2014年接手創作總監一職後,依然不時在「Artisanal」系列中以手造訂製面罩向品牌DNA致敬,從鑲嵌珠寶、手製花卉到色丁拼布,無一不展現品牌解構主義與研究人性的拿手好戲。
Alexander McQueen
英倫時裝鬼才Alexander McQueen向來以濃厚暗黑風格簡稱,從血腥的極端國族主義、性愛、情慾以至宗教、人性等等,他都信手拈來融入設計之中。名為「Dante」(借詩人但丁之名)的1996年秋冬系列,在黑色眼罩中縫上耶穌釘十字架的「聖像」,配合歌德風格的服裝結構和剪裁,震撼當年的時裝圈。更近代他與Lady Gaga合作的造型更讓人耳熟能詳,2009年Gaga獲得VMA獎項時,以一身鮮紅色喱士裙現身典禮,華麗中更見詭異。
Chanel
竟然連Chanel也曾經做過蒙面時裝?2017年春夏季的時裝騷中,老佛爺Karl Lagerfeld以「Big Data」作為場地設計靈感,焦點除了是壯觀的「超級電腦」背景,兩名帶著機械人頭套的模特兒穿著品牌經典Tweed Jacket套裝現身,那種復古與科幻的對立(juxtaposition)給予觀眾一種獨特的錯視感覺,同時凸顯老佛爺當年的驚人幽默感。
Richard Quinn
這名90後英倫時裝設計師與2017年獲British Fashion Council選為其中一名「NEWGEN」,其時裝騷除了邀請到像Anna Wintour這類舉足輕重的總編和時裝評論人,更連英女王都是他的座上客,可想而知他炙手可熱的程度!當年讓他一炮而紅的系列,正是2018年秋冬季的蒙面系列。有別於MMM的解構主義和McQueen的神秘感,他採用繽紛燦爛的壁花圖案及絲綢、天鵝絨,蒙起面來特別有超現實美學(surreal)的味道。
Pussycat Riot
跨界別的創作人珍視創意,他們自然同樣珍視自由。以毛絨面罩作為重要記認,曾經被俄羅斯普京政府囚禁的全女班樂隊Pussycat Riot的彩色面罩成為當地性別平權抗爭的象徵;她們在囚期間,不少時裝人如Kate Moss、Henry Holland等亦戴上面罩以示支援。更重要的是,當年雨傘運動香港人爭取普選,Pussycat Riot同樣戴上面罩高舉「Occupy Hong Kong」紙牌以示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