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去上環文武廟還太歲,順道參觀舊同事Ellen在太平山街開的歐式傢俬店amelie & tulips。想起來有段長時間沒在上環逛街,敝集團另一本由鄙人負責的腕表月刊《游絲腕表雜誌》,還未收納星島集團之時,約十年前正好在上環差館上街創刊。那時候租金可真便宜,不到二萬元竟可租了地舖連二樓位置,地方寬敞得嚇人。當年工作也比較游閒,我和《武剛車紀》的梁老總閒來無事,便喜歡走上去找Simon或Eric聊天,好不寫意。在那裡,我們親眼見證梁老總成為中醫神人的過程,可以說,我們有份用拚了賤命來成全他。幾位在行內薄有名氣的總編輯,都不約而同迫不得已地曾經試過脫掉衫褲讓梁生練習針灸,楊天命好像試過當場暈針,我們幾人當年沒有死於非命已算鴻福齊天。
說遠了,其實想說上環真是塊好地方。在這裡,你仍然會找到香港的靈魂。因為地理環境或舊建築物林立之故,沒有超級奢華名牌進駐,同時也沒有被內地同胞包圍,忽然發現在鬧市中,舒適和寧靜原來值千金。上環荷里活道一帶以小店為主,有街坊開的豬扒飯,有地道的茶餐廳,有小型意大利餐館,有補鞋的鞋匠,有古董白玉店,有品味雅致的畫廊,中西混雜渾然天成並存著,一切依然忠於香港人口味。只要你有創意有頭腦有眼光,上環仍然是一處可供獨立戶生存發奮的地方,頓感保衞上環有責。記起在本刊曾介紹過收藏品專門店Konzepp,專門從歐亞美日各地入口各式精品,有點類近Kapok,不經不覺原來開了三年。入門先搶眼睛是日本製Crown Coin Case,是看過最有型最聰明最精緻的碎錢包,原價一千現售八百;有些皮革斜孭袋約售三千餘元,小眾品牌來說算抵買。看中一雙Vibram底的意大利波鞋Youfootwear,號稱襟蝕防滑減震抓地乜都齊,鞋面設計很斯文用料也特別,有全皮製也有皮夾布款式,鞋身比例顏色配襯都相當漂亮,仲話係手造就更冇得頂。順便多口,近年時裝品牌爭相推出波鞋,沒有一對特別出色,看得出他們沒有捉準做波鞋的神髓。以後有時間還不如多點走走上環。
text | 金成 | photo | Ming Chan
text | 金成 | photo | Ming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