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CY
你對現今社會有何感覺?憤怒?無力?矛盾?其實,憤怒又可以怎麼樣?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決定透過電影藝術來表達他內心對社會的那種憤怒,坦言自《誰知赤子心》以來,很久沒有擴闊至社會視野來拍電影,今次作品是他感到社會不協調而誕生出來的,更奪得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可見這種憤怒,正如導演所言:「有時候憤怒也是很重要的。」
據知,你看到有子女不申報父母死亡,繼續領取兩老退休年金的新聞,因而啟發創作出《小偷家族》這電影,對嗎?跟以往所拍的家庭主題電影,今次又有何不同?
最初從腦海中浮現的一句說話是:「唯一的聯繫是犯罪」。每當有子女欺詐亡父亡母的年金,或有父母教唆子女高買等新聞出現時,都會惹來輿論的公審。這當然很正常,因為他們都做了壞事。但是世上做出更壞的事的人,多不勝數,大家卻輕易放生,為何只針對瑣碎的事,加以挑剔?或者,我為人愛唱反調,特別在311大地震後,不停聽到各界呼喊高舉「家人的羈絆」的旗幟,令我心裡覺得很不舒服。「親情」到底是甚麼?所以我想透過一個以犯罪來維繫關係的家庭,來重新思考「親情」是甚麼?
故事以「親情」為中心而展開,有沒有加上其他要素?
的確由「親情」開始,但要等到決定了卡士之後,才可以思考如何擴展故事、深入挖掘些甚麼。結果,我似乎把自己過去十年來思考過的各樣事情,都凝聚在今次作品裡去,包括思考「家」是甚麼?同時,當中也有講到想成為父親的男人的故事,以及少年成長的心路歷程。
戲中的貧困家庭令人想起《誰知赤子心》,你認為兩者有類似的地方嗎?
兩者都是從新聞報導上看到因事被判罪的家庭,誘發我去拉近距離,慢慢聚焦於當事人的內在處境。從這描寫角度而言,兩者或有相像的地方,但我沒有意圖去描寫貧窮家庭、刻畫社會最底層。相反,我極力不想墮入這種描繪,今次才把這一家人聚集在這一個家。此外,《誰知赤子心》的柳樂優彌和今次演祥太的城檜吏,氣質都很相似,那是因為我喜歡他們這種樣貌的少年。
故事去到後半部,這個家開始撕裂,令人心傷,你的作品似乎很久沒見過如此明確展示對社會的憤怒,對嗎?
或者是《誰知赤子心》以來吧!情感的四大核心是「喜怒哀樂」,如果問我今次《小偷家族》中創作了甚麼,那應該是「怒」。《橫山家之味》是我以自己身邊的事為題材,切實地、狹窄地、卻深入地搜挖下去,這工夫直至《比海還深》一直在做,總之是簡約為主,不擴闊至社會視野來拍攝。今次是和這種拍法完全區分,一刀兩斷。所以,可以說是重新站起來,返回原點。
前作《第三度殺人》豈不是兩腳深陷挖掘,直視社會的作品嗎?與你近年的作品毫不相像,你認同嗎?
或者是感到社會的不協調而誕生出來的作品吧。憤怒時創作的作品果然很強烈,其實我有好幾部作品是用「喜怒哀樂」之中的「怒」來創作的,結果都成為很強烈的作品,所以有時候憤怒也是很重要的。
電影簡介:
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得主--是枝裕和編劇及執導;Lily Franky x安藤櫻x松岡茉優x樹木希林主演《小偷家族》(Shoplifters)!日本連續第3周冠軍,截至2/7狂收30億日圓,入場人次破250萬!香港優先場連場爆滿!《小偷家族》7月5日公映!
故事大綱:
大導演是枝裕和自導自編新作《小偷家族》再戰康城,一舉拿下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在東京舊區,窮爸爸 (Lily Franky飾)與兒子 (城檜吏 飾)以做小偷為生,一晚遇到一個被遺棄街頭的小女孩 (佐佐木光結 飾),好心收留了她。小女孩從此跟著小偷父子、媽媽信代 (安藤櫻 飾)、婆婆 (樹木希林 飾)及在夜店工作的姨仔 (松岡茉優 飾)過活,一家人毫不完美卻有其幸福之道,秘密之一是不申報親人離世,繼續騙取政府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