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凝的名字,出現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之頻密,在新生代演員來說可算非常少見。兩年前主演首部電影《骨妹》已獲提名最佳新人獎,今年再憑《逆流大叔》提名最佳女配角,及以《非同凡響》提名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創歌曲,足見她多才多藝之餘,最難得的還是又合觀眾(和評審)眼緣。
多少人在影圈浮沉數十年,才二十五歲的余香凝出道不久就備受注目,理應自覺閃閃發亮。她卻認為能夠得到賞識,只因生得夠平凡,自言個性不深的樣子有助她在電影事業起步之時帶來更大的發揮空間。
靚得來又要平凡,平凡得來又要搶眼,這年代做演員,難啊。
Text︱ernus
styling︱Sum Chan assisted by Timothy Lo
photo︱Daisy Chen assisted by season
hair︱KEN@iiAlchemy
make up︱JENNIFER CHAN@AnnieGMakeup
wardrobe︱EMPORIO ARMANI
新人哪有劇本揀
每年金像獎公布入圍名單,無論新人或舊人回答記者的答案,大多是「平常心啦」、「入圍當獎」之類,這次三料入圍,余香凝卻沒回以模範答覆,因為心情實在太複雜:「公布提名的那一刻非常興奮,但這感覺只維持十五分鐘,之後就變成驚慌。我是一個凡事想得太多的人,興奮完就會想,我被提名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人家日後對我的期望會否更高?」翻看自己的演出,余香凝總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提名對她來說,太突如其來了,不過反覆思量過後,還是要將壓力轉化為未來的動力。「唯一可以做的是下次再參與電影演出時全力以赴,力求進步。」
遇上好電影,演員的運氣往往比口味、努力來得重要,這是殘忍的真實。「身為新人,我們根本不會揀劇本,有機會接拍的話一定演。」余香凝道出這輩演員面對的現實。當初接拍《非同凡響》沒有任何期望,電影最終能讓她提名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創歌曲,完全是錦上添花。「《非》上映的首一星期,場次很少,時間也不好,我們第一次去謝票戲院內更只有四個觀眾。但我們繼續同心合力,在無成本之下也不斷去謝票,務求令更多人知道有這部戲,所以它有提名我覺得意義重大,是對它作為一部好電影的肯定。」
除了今屆金像獎,余香凝還透過《非》提名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慈善電影能有如此成績,都是意料之外。「前輩常常說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命運,有些電影可能所有製作都很好,但結果沒有預期中理想,我們拍《非同凡響》時沒想過收益,最後卻有意外收穫。」今時今日一些小本經營的電影要得到觀眾注意,謝票是其中一個方法,余香凝去年兩部電影包括《逆流大叔》、《非同凡響》都靠謝票贏取很多票房,與觀眾親身接觸,她更覺得接拍這些戲沒錯。「有些擁有相關經歷的觀眾說看完《非同凡響》,覺得填補了心中的洞口,有些辛酸只有他們才知道,一直沒有人關注,聽到後我覺得拍了這齣電影真的很對。」
不敢罵人的龍舟教練
余香凝是模特兒出身,沒正式修讀過演藝有關的課程,很容易被定義為花瓶,但她幸運又努力,今日在螢幕上看到的演技都靠自我學習得來,能在短短幾年學得這樣精,證明也有點天份。過去接觸過的角色都很不同,她說最具挑戰性的,是《骨妹》的張靈靈。「始終是人生第一部電影,那時心情非常緊張,角色的性格和我本身也很不同。雖然大家都是大家姐,但所有肢體語言、人生經歷,她的老練和看透世事,都和我本身有出入。開戲之前的一、兩個月,我盡量在平時生活時代入人物,這是我學習投入的方法。」《骨妹》之後,她遇上《逆流大叔》的Dorothy和《非同凡響》的OK姐姐,截然不同的角色落到電影新人手中,她最感激願意深入瞭解她的導演。「戲中的Dorothy好惡死,導演陳詠燊最初覺得我很陰柔,未必適合,但他沒有因此把我定型,反而花時間和我溝通,相信我可以做得到。歐文傑也是一樣,大概沒人看完《骨妹》會覺得我做到OK姐姐吧,但他和我傾偈後找到我和角色之間的共通點。」
為了演活角色,余香凝親自到相關場地視察,皆因相信最好的演戲老師就是角色本身。「做《骨妹》之前當然去骨場,主動撩那些姐姐傾偈,了解她們的生活和想法。後來演《逆流大叔》,我去認識了一個龍舟教練,跟他出海訓練,他一開始就叫我坐在船頭罵人,我不夠膽,他笑我這樣也不夠膽拍戲怎會似,於是我就的起心肝去模仿。」到《非同凡響》,歐文傑更陪她去上補習班,選取一些與角色相近的學生叫她學習眼神、姿勢,能成為電影新星,她下的苦功不少。「自己接觸的東西始終有限,一定要靠這些預備工夫,每次我都會落足心機。我的性格向來很容易受人影響,與其他人相處日子長一點就會不自覺地學習對方的音調、語氣,也許是演戲的一個優點吧。」
平凡才多變
當今KOL時代,人人出來賣獨特,偏偏身高173cm、樣貌標致的余香凝,認為自己能在電影中得到賞識,是因為樣子夠平凡。她笑說:「換一件戲服、化一個妝,我就會成為一個看起來不同的人,感覺上我是很易被塑造的,有時人家看完才會驚覺,原來這是余香凝,在演員的角度我覺得這是成功的。」把自己說成是大眾臉,做「明星」是好事嗎?「在新人階段我認為是好的,會給人多變的感覺,但我也會檢討,如果要在這行業繼續走下去,除了服裝、化妝和導演的指導,我可以怎樣呈現不同的面貌,否則他日再接相似的角色,觀眾就看不出那分別。」明明天生麗質,是甚麼讓你覺得自己平凡?「做模特兒的時候每次拍了一些硬照別人都說不認得我,可能我的樣子太沒個性,不是那些一看就知道性格怎樣的女生吧。別人不認得我我是開心的,但我知道要做celebrity的話這不是一個好處。」
二十五歲,有些人還在自我摸索,余香凝能在電影圈子行到這個地步,已經比很多同齡演員走得前,事實上她的思想也比想像中成熟,彷彿過往的經歷促使她瞬間成長。她卻謙道現階段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事情:「以前常常聽人說,廿五歲之後會過後好快,一下子就三十歲然後就老了。但到我真正踏入二十五歲,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得的東西,而且外貌上還可以飾演學生,二十五歲原來不是我想像中的大個。」
把一切當成養分
藝人最不能避免的,依然是輿論壓力,在社交平台廣泛運用的年代,輿論更加來自四方八面的網民。早前的分手事件引來網民瘋狂轟炸Instagram留言,彷彿網民就睡在她床下底洞悉一切。余香凝叻在沒有講諧音粗口還擊,雖然她坦言學習面對這些攻擊是漫長的過程:「其實是不容易的,但又始終會過去,原來每一件你覺得不容易的事都會過的。」
一心想著演戲的她,更自虐地想這些不快的經歷,也許能成為當演員的養分。「最不開心的時候又會想,可能對將來演戲有幫助呢。另一方面,所有歷練都會令我堅強、成長,有些人會覺得我好『佛系』,但看化一點,不那麼執著日子比較易過。知道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愛護自己,他們才是真實的人,而不是網上世界虛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