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女演員,蔡卓妍可算是近年被中國演員大舉入侵下,最站得住腳的本土女演員。最近答應演出舞台劇《情敵勸退師》,為的是透過不一樣的演出經驗,為未來演戲事業繼續「進修」。
text : ernus
photo : bowy Chan
location : 香港演藝學院
《情敵勸退師》是網上故事平台TBC Story旗下由陳煩創作的故事,講述情敵勸退師這個職業,是在情人被搶走之後,被聘請來以巧妙的手法擊退情敵。阿Sa說:「我答應演出時還未有劇本,只看過原著故事,覺得題材頗有趣。我過往參與的作品,都傾向做些和大眾貼近的題材,我相信《情》的故事八成人都經歷過。」故事角色是個蛋糕廚師,家境富有,個性較情緒化,和阿Sa本身完全相反:「她是常常把自己變做受害者的人,有些人是這樣,是drama queen,但我不是,人生最討厭有drama,雖然經常有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哈哈。」
吸引阿Sa參與《情敵勸退師》,並不單純是故事本身。「得悉卓韻芝會參與,我和阿芝本身是好朋友,而導演陳淑儀是一個我很尊重的舞台劇演員,更是個好老師,於是我就答應參與演出。」過去幾個月阿Sa拍了幾部電影和電視劇,本來打算趁這段時間休息一下,但剛好受舞台劇邀請,她轉念一想,反而覺得時間配合得天衣無縫。「其實整個排練過程連同演出都有兩、三個月,我又覺得其實參與舞台劇幾好,我想休息但又不會浪費時間,可以繼續進修,嘗試以前未做過的事。」
說是初次主演舞台劇,其實不是百分百準確,十年前她也參與過音樂劇,但對她來說,性質始終和嚴肅的舞台劇不同。「以前主演的音樂劇都是玩票性質,今次《情敵勸退師》不同,需要實在地演。其他演員如凌文龍都是我的前輩,阿芝雖然口說是第一次做舞台劇,但她有豐富的棟篤笑演出經驗,我是本著來學習的心情參與的。」陳淑儀除了是《情》的導演,更會在正式排練之前為阿Sa提供戲劇訓練,令她非常期待。「我以前跟過詹瑞文和他的老師Philippe Gaulier學演戲,更加覺得舞台劇和電影在技巧方面完全不同,在舞台上肢體動作和表情要放大些,電影則是大部分比較生活化的,如果演得太大,容易被人覺得不自然和浮誇。不過無論演甚麼都要有能量,這能量透過舞台會訓練得更好,將它帶到生活化的電影之中,就可以在較平常的角色之中演得不平常了。」
拍電影的經驗夠豐富了,初次正式踏上舞台,對阿Sa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大概是當你踏上舞台,就無得NG吧。雖然如此,我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平時也常常去欣賞舞台劇,總有甩漏或即場爆肚,其實個人覺得幾好看,這些才是live嘛。」她自我安慰的同時,明白在台上絕不可以腦袋一片空白:「舞台劇很視乎整個團隊的配合,我的責任除了要記住走位、投入角色,也要跟其他演員訓練默契。」她認為電影演員比較被動,如果接拍的角色來來去去都差不多,要在這樣情況下找新元素,需要有新刺激,而舞台劇正是很好的衝擊。「一個演員要學習的實在太多,花一生的時間都未必學得完,在不同階段我們都需要增值,這不是技巧上,而是心理狀態,需要多點refreshment。」
三度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卻總是和影后寶座擦身而過,阿Sa沒有氣餒,倒是在重看自己作品的時候感到迷惘:「有時看完會想,為何當時會選擇這樣演呢?如果我用另一個方法演就好了。我跟其他演員有分享過,但黃秋生告訴我,這樣的想法未必最好,因為演技不只是技巧,而是在片場拍攝時會被當下的氣氛帶動,當時選擇某種演法,就不需要執著。」電影演員身分其實十分被動,拍攝了很多鏡頭,也不能控制最後導演選了哪個,演員從來無法計算。她語帶相關說:「電影很多時是賣我們個名,票房好又未必入我數,但不好的話一定入我數,哈哈。舞台劇則公平些,所有元素都透明、公開得多,觀眾看到整個隊形,對我來說反而壓力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