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選美活動標榜「美貌與智慧並重」,天然五官配搭談吐得宜,全城寵幸。這個年頭選美變得廉價了,美貌已屬奢侈,還敢要求智慧?
郭秀雲(Sharon)為1988年國際華裔小姐季軍,德中混血兒敗給無得輸的中葡混血兒李嘉欣,該心服口服。選美過後順理成章加入娛樂圈,演員、名媛身分卻非她終極夢想。現在的郭秀雲,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洋保育人士,創辦保育機構,身體力行教育公眾停吃魚翅。「為了搞這些環保活動,我每日忙得好淒涼,但不斷有火燒埋來,又要去救火。我不是呻忙,能夠做這些我好開心。」
美貌總有一天隨年月流逝,智慧和愛心卻可以與日俱增,事在人為。
白鶴派傳人
郭秀雲與海洋生物結下不解之緣,父親影響力甚深。郭父是美籍德國人,七十年代有份創辦香港海洋公園。「爸爸的生物知識十分豐富,他的職責是去世界各地搜羅動物帶回海洋公園,試過去新畿內亞跟食人族住幾個月,只為了帶兩隻雀鳥回來。」海洋公園是郭秀雲小時候的後樂園,不諳泳術的她某次不慎跌進水池,千鈞一髮之際,被池內的一條海豚救起,救命之恩至今銘記,自此對海洋生物念念不忘。「現在回想深感幸運,因為自小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海洋生物,長大了又有空間、經濟能力去做相關事情。小時候父母把我放在一塊小小的草地上,我可以花上半天靜靜的欣賞昆蟲,好像是天生就跟大自然特別投契,我比爸爸和哥哥更熱愛動物。」
十歲移民美國,沒有將研究海洋生物定為終身志趣,反而深受母親影響熱愛藝術,在三藩市Academy of Arts就讀藝術系。「媽媽書法了得,跟過趙少昂學畫畫,藝術細胞豐富,遺傳加上見聞習染,令我也對藝術充滿興趣。」十八、九歲,母親嫌她太好動太男仔頭,鼓勵她參加選美。之後郭秀雲回港再選國際華裔小姐,得了季軍,決定在香港娛樂圈發展。「那時候懵下懵下,常常活在自己的dream world。有人說你靚,叫你去拍戲,有錢搵喎,我心想,可以不理阿媽了,就橫衝直撞沒理那麼多,好在死不去。」現在回想,沒有後悔,只是客觀看現實,沒有成為影壇天后,事必有因。「以前沒那麼流行混血兒,一般電影很難找角色給我做,有幾多齣戲要番邦公主?我身形又高,找我跟郭富城又配不成一對,又不可能做模特兒,天生骨架不小啊。其實我不是走那條路線的人。」郭秀雲坦言,現時戲癮不深。「如果有人找我拍戲,要我非常有空才可以。題材講環保的例外,我舉手舉腳來幫忙!」......全文請參閱《JET》134期
text | ernus | photo | 師曾 |
location | Lalique Lifestyle Crystal Lo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