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悠跟郭偉亮﹙Eric﹚本身不算深交,卻遠渡古巴相處十八日,一個女神一個超級英雄刷出了火花,卻是熱力四射的鬧交收場,非常戲劇性。歸根究底,是價值觀不同的二人,去到一個價值觀跟香港南轅北轍的他鄉,激烈衝撞下,令到這趟古巴之旅苦上加苦。
Text : Raymond Mak / PHOTO : 師曾
Hair : Eric Chow(劉心悠)、Adrian Tong(郭偉亮)
Makeup : Circle Chong(劉心悠)、Circle Chong(郭偉亮)
Wardrobe : MARYLING(劉心悠)、McQ(郭偉亮)
Location : PLATFORM Opendoor Cafe + Courtyard
心悠跟Eric參加的是ViuTV真人騷《Barter Game價值連城》,特色是無錢、無預設路線和無預設食宿,靠在當地以物易物繼續旅程,環遊全古巴。雖然不是首次同遊,他們曾因工作關係一起去過澳洲墨爾本,但坦言認識不深,加上二人都未踏足過南美這個美麗但吃力之地,所以古巴是個極大考驗。Eric不是旅遊專家,平日以不辛苦為大前提,唯一一次想去南美,是秘魯。「因為神秘,所以想去秘魯,但始終太遠所以沒成行。今次也考慮過去完古巴再去秘魯,但比預期中辛苦,簡直是人生中最辛苦的旅程,所以又打消了念頭。」心悠不怕辛苦,惟獨怕冷。「我好怕凍,兩年前去加拿大Whitehorse影北極光,零下三十幾度,身體承受不了,不過最後有拍到,都算值得。」只要有得著,心悠可以無所畏懼。說到這裡,已初見他們思想上的不同。
既然是以物易物為主,節目就連旅費也沒提供,每人自己背個大型行山背囊,離開香港前將物資盡力塞滿,就出發去了。帶的東西也有考究,這是去到才理解的事情,像心悠就很挫折。「以物換物意義在於雙方都覺得貨物的價值相同,通常換不到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手上的東西價值比我的高。我帶了很多面膜和公仔麵,都換不到東西。本來想帶點罐頭,但太重所以沒帶。其實古巴人甚麼都需要,連廁紙都要,他們用的廁紙質素很差,又粗又鞋,很喜歡我們帶去的。」Eric補充,濕紙巾和太陽油也很吃香,還有就是衣服。「古巴人衣服不多,常常要靠朋友出國帶回來,穿完傳給其他人,一代傳一代。我幾乎看不到當地有賣衣服的店舖,他們不窮,應該是未有入口,古巴正在慢慢開放中,但很多東西仍處於自給自足階段。而因為已開始發展,所以人人都講錢,錢才是最重要,更難找人以物換物。」
在陌生的國度,二人用學生時代學來的初階西班牙語,雞同鴨講地逐吋體驗。雖然已開始變成講錢和抬價的旅遊國家,但他們很喜歡熱情和常帶微笑的古巴人,也大讚當地的治安,家家戶戶不關門。古巴看在眼裡,聽在耳中,也是享受,因為顏色多,音樂更多。「古巴人通常都很好看,特別的地方是女人無論老幼全都穿得很鮮豔,甚麼顏色都有。音樂很突出,四處都是現場表演,又好聽,聽到身體想動起來。我們去了著名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當地人很熱情,很多男士拉心悠起身教她跳舞。」心悠說一邊跳一邊踩他們的腳,很快樂。
全文請參閱167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