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 Farrell﹙哥連費路﹚不是Colin Firth﹙哥連費夫﹚,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哥連費路擅演一些輕佻賤格的角色,不時出現於荷里活大小電影,包括《未來報告》、《亞歷山大帝》、《邁阿密風暴》、《邊個波士唔抵死?》等,總是乞人憎到爆。偏偏,他今年好像轉運了,先來一齣《單身動物園》,至少讓我刮目相看,今月更現身於《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大片《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帶領大家進入二十年代的紐約魔法世界與群獸共舞,暫且逃離一下光怪陸離的現實。
Text : Nic Wong
從霍格華茲飛到紐約
J.K.羅琳不是M.K.羅霖,同樣是一字之差,天壤之別。J.K.羅琳的出品有所保證,今次更首次擔任編劇,為電影親自編寫劇本,劇本啟發自她筆下角色斯卡曼德的著作、霍格華茲一年級生必讀的課本《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故事背景為1926年的紐約,魔法世界風起雲湧,多個神秘物體在城中大肆破壞,令魔法界陷入危機,誓要剷除魔法師,但剛完成環球之旅的主角斯卡曼德(Eddie Redmayne飾演)並未察覺到危機,旅途上研究並拯救魔法動物,有部分更被收進他看似平平無奇的皮箱內,保護在隱藏其中的空間。只可惜,身為美國魔法國會魔法安全總監葛雷夫(哥連費路飾演)對主角來到紐約市的動機起疑,擔心他會違反美國魔法界最重要的法律——國際巫師聯合會保密法……
此片早已說明至少有五部曲,當然還有更多複雜劇情和冗長的魔法術語名稱,想一窺電影的來龍去脈,主角Eddie Redmayne神秘得很,未有公開受訪,相反另一要角哥連費路則現身說法大談他亦正亦邪的角色。「我的角色是美國魔法國會裡一位非常高級的官員——魔法安全總監,類似現時FBI的領導人,工作本質上與保護北美洲的巫師人數有關,亦花費不少時間監督魔法團體,以及調查任何在魔法世界裡犯罪的人。」想不到雙眉濃密、眼神詭詐的哥連費路,竟然是紐約巫師界最高級和最受尊敬的官員?不過,他深得羅琳及本片導演、曾執導《哈利波特》最後四集的David Yates之青睞,相信他的角色一定「有陰謀」。
老實說,總覺得哥連費路與魔法世界格格不入,他也笑言自己沒有看過《哈利波特》的書本。「不過,我已經看過所有《哈利波特》系列的電影,並且深愛著每一齣。我欣賞電影對世界帶來重要影響,具有社會良知或意識,至少我感謝它能夠讓我們真正逃離現實。」說的也對,現實很可怕,地球很危險,唯有逃避一下,才可喘息一會兒。「《哈利波特》系列想說的是,當中囊括了友誼、成長,以及從男孩女孩的生活,如何成長為成年人的重要性,而這種逃避主義極具連貫性,不論電影抑或書籍的基本組成部分,都讓我第一次感受到這些年來前所未有的那份熱衷。當我聽到J.K.羅琳正籌備這一個作品時,而且由她親自編寫劇本,我便深感興奮了。」對於哥連費路對女性的稱讚,我不感陌生,但從他的言語中不難看出他的絲絲興奮,原來大男人也有柔情童真的一面。
忘記哈利波特
現實世界愈來愈可怕,除了想逃離現實之外,或許更希望世上有魔法存在,將那些壞人趕盡殺絕。至於羅琳筆下的世界,又是否我們心中的烏托邦?「她筆下的世界是紐約,雖然是一個1926年的紐約,我不熟悉,但我慶幸能夠在電影中熟悉那個世界。羅琳通過人物所使用這種魔法,編寫出美國魔法國會這個巫師聯盟,以及那些與魔法有關的東西。某程度上,這個魔法世界很貼近現實,似乎可以與現今世界共存,並隱藏在我們的陰影之中。」還以為逃離現實世界有轉機,怎料結果可能更差呢。
現實魔法一樣殘酷,再沒有哥連費路當初所享受的逃避主義,但他回想拍攝的時候十分興奮,與導演David Yates合作得十分愉快。「他富有情感表達,以及重視細節,希望將電影世界與現實世界接軌。他一次又一次叫我們,忘記自己是巫師的身分,並忘記所有關於哈利波特的東西,務求與觀看電影的觀眾有所互動,否則電影內所有的鐘聲和口哨聲,將不能夠讓觀眾代入呢。」換句話說,今回觀看《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定必要留意當中的鐘聲和口哨聲了,更重要是,它並非《哈利波特》系列的倒模作品呢。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上映日期: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