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訪問蔡瀚億(BabyJohn),那時是《狂舞派》後他在電影圈剛起步,一問一答還是有點腆;沒想到今日再見,他已脫胎換骨,對於所有提問都能侃侃而談,這大概是拍過二十部電影帶來N個訪問後的一種成長。而且這回談及即將上映的《救殭清道夫》,是BabyJohn多年情意結的殭屍片,難怪說起來一直眉飛色舞了。
text | ernus
photo | Kauzrambler assisted by Jaime
hair | Domanic Tao @ The Attic Hong Kong
makeup | Christy Lam @JessicaChan_makeup
wardrobe | COS
location | The Metroplex
BabyJohn在《救殭清道夫》中飾演張春天,是個沒志向的男生,機會巧合之下碰見了殭屍,又誤打誤撞加入了「清道夫」的行列,同時又與美女殭屍(林明幀飾)擦出愛情火花。「劇本沒有講述張春天的學歷,但我心中設定了他是大學畢業,不過即使是大學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走怎樣的路,唯有一直在粥舖賣豬紅粥,直至成為清道夫,才找到了人生方向。」自言與張春天不同,BabyJohn早於中學時代便確定將來要當演員,跟角色相似的,是他當時也不知道這條路該如何走:「當演員有它的特性,不可以自己走去見導演然後說我要拍你的戲,只能夠等別人找自己,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好好裝備。」BabyJohn因為堅持夢想,曾經勒緊褲頭過日子,直到遇上《狂舞派》,the rest is history。
與《救殭清道夫》兩位新晉導演趙善恆和甄柏榮合作,BabyJohn體會了一次高度參與電影創作的經驗。「有些資深導演要求演員每一句對白都跟足,因為他知道你跟足劇本就拍到他心目中的電影,這是一種學習;這次很不同,我可以和導演一齊創作,其中一件是張春天因為某個原因要戴眼鏡,我提出應該要在電影尾段揭曉他戴眼鏡的原因,導演也願意採納。」後來眼鏡爛了,大家說不如換一副新的,BabyJohn認為因為某種性格某個原因,張春天應該是會用膠紙把眼鏡黏著,導演亦認同他的想法,將這個細節加入電影之中,對BabyJohn來說已是很大的滿足感。
香港男演員出現斷層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四年前《狂舞派》為我們帶來眼前一亮的BabyJohn,無疑也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轉眼間他已拍了超過二十部電影,在別人眼中他已經走上一條暢順的路,BabyJohn卻從沒有得到安全感。「《狂舞派》給我的學習是,你永遠不知道哪個位會用得著,拍的時候連電影能否上映都未知,怎想到它有這樣的口碑甚至可以拍續集。《狂》之後,沒錯我是一部戲接一部戲,但我從來沒有安舒過,第一是演員的角色太被動,第二是我常常擔心會否有一天我會遇到自己不能拿捏的角色,這些都令我感到不安。」不過這不安全感,才是BabyJohn一路向前的動力。「我仍然以最初《狂舞派》的心態去拍每一部戲,希望每一部電影都突破過往的自己,不希望觀眾覺得BabyJohn做戲好穩陣,反而如果有天我覺得很安舒很穩定,就是危險降臨。」
全文刊登於175期《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