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Nic Wong
《無聲吶喊》、《逆權大狀》、《逆權師奶》、《逆權司機》,到今次的《1987:逆權公民》,逆權逆到很麻木。又再真人真事歷史改編,又再極權政府打壓大學生小市民,又再看得切膚之痛,卻又哭不出來。實在不曉得,到底自己不再像以往那般眼淺,抑或內心都殘酷了,只知道千祈唔好慣,否則慣了再沒彎轉。
或者,電影公司都知道大家對「逆權」兩字開始麻木,特別在這次「逆權」系列電影之前,加上年份1987。我國敏感年份的前兩年,韓國早已經歷劃時代的轉變,1987年1月,一名參與學運的大學生被拷問致死,高層下令燒屍滅跡,檢察官要求解剖驗屍,記者堅持調查及報道,最終事件曝光引爆韓國人民的怒火,同年6月更引發了「六月民主運動」,公民上街抗議,讓韓國真正走向民主國家重要的一步。
面對國家歷史,韓國演員無畏強權而接拍。事實在民主社會之中,曾經捱過的苦難不是敏感詞,總統文在寅繼早前入場觀賞《逆權司機》後,今次同樣進場並發表「由人民合力促成改變」的演辭。再說中國或香港無法拍到這類電影已沒意思,反而今次難得再度激動,皆因此片可說沒有主角,又或者人人都是主角,除了影帝級演員金允錫飾演反派而戲份較多以外,其他公民好像《與神同行》男主角河正宇、《逆權司機》柳海真、《下女誘罪》金泰梨等人,戲中所演的都只是一個個參與其中的逆權公民,每人一小步,促成韓國民主一大步。
香港未見民主,難以逆權,看到別人在三十年前逆權成功,難免心酸,但逆權電影總是提醒我們,千祈唔好慣。或許未必不過,三十年後,未知我們共同參與的逆權會否成功,只抱小小的希望,為時未晚。
上映日期: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