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月巴氏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寫這一篇時,我已看了最新一集《Mission Impossible》。
竟然有一份感觸。感觸來自如實地看著Tom Cruise變老。
第一集,1996年的事了。Tom Cruise 34歲,即使已不是拍《Top Gun》的唇紅齒白(《Top Gun》上映時他只得24歲),但點睇,還是很年輕很靚仔,年輕使得他對自己的靚仔很自覺—第一集裡那為數不少的Close-up給我的感覺是:他表面在演戲,實則在展示自己的美。
塵世間有兩類明星:1.將個人特質融入被安排的角色,但又不會凌駕該角色;2.無論演甚麼角色,其實都在演自己。Tom,是第二類。
這絕對不是問題。做得明星,自然擁有一種凡人想有都恨唔到的特質,而我們(這群凡人)入場睇明星做戲,自然是為了欣賞(只有)明星(才能提供的)特質。所以,即使我從來都不是Tom Cruise影迷,但每逢新一集《Mission Impossible》(又或其他由他主演的戲)上映,我都會衝去睇。
1996年,看第一集時,只當是一般動作Popcorn Film。那是一個荷里活仍在動用舊有一套方法處理動作片的年代,還沒有那些蛻變自香港電影的埋身對打,有的只是你一拳我一拳的回合制打鬥,以及飛車追逐爆破;但在職業特工隊那個Universel裡,Ethan Hunt只是一名(低調的)特工,而不是(高調的)Rambo,Brian De Palma便以一種「靜」的方式處理:一開波的布拉格夜間追逐,以及潛入密室半吊Copy資料,都不是那種日後已被濫用的喧囂動作片拍法,再配合Brian De Palma本人從希治閣身上學到的懸疑技藝,首集《Mission Impossible》,滲著古老諜戰片味道,最親密的人,隨時是最危險的人。
首集OK稱職,續集換導演,換上憑《Face Off》而在荷里活正式擁有影響力的John Woo。當年我在戲院睇第二集時,十分Enjoy,Enjoy一開波那場Tom攀石的鏡頭調動、Enjoy那個留了長髮的Tom在慢鏡下舞動(Enjoy那頭長髮隨著舞動而美麗地飄揚,靚到好似拍緊洗頭水廣告)、Enjoy那個手持雙槍的Tom優美地殺敵,當然還有Enjoy那些只存在John Woo世界裡的白鴿。但好奇怪,很多年後翻看,才發覺這一集OK突兀,突兀在完全架空了Ethan Hunt這角色的原始身份設定,變成一個英雄片裡的浪漫俠客。
第三集重拾那朕諜片味。J. J. Abrams創造過電視劇《Alias》系列,創造了一個必須在日常生活步步為營卻又進退兩難的女特工—他把這一點放在Ethan Hunt身上,再強勁再好身手的特工,一樣有弱點,弱點來自他的日常生活,以致他不能夠像普通人般擁有正常生活,而只能夠忘盡心中情,繼續接受愈來愈高難度的救世任務。Tom Cruise本人也正式開展了他的亡命生涯,每一集都親身上陣演繹幾場未必攞命但足以攞膽的動作場面—冇錯,我知做足晒安全措施,但換轉叫你在酒店玻璃幕窗外的半空上爬嚟爬去,再大膽,點都會有少少淆底吧。
過去的英雄動作片總肩負一種政治任務,《Mission Impossible》卻沒有這種張揚的責任。Ethan Hunt自然是很堅強的英雄,但不像那群八十年代大隻英雄,需要在現實中同時作為國家立場代言人,例如學史泰龍化身Rocky在冷戰末期拳打蘇聯佬—畢竟特工與間諜,都存在於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城市,處理我們看不見的敵人。這些敵人,無國界之分。
J. J. Abrams為第三集所做的設定 + 配合Tom的亡命,一直被沿用:當全人類繼續返工放工食買玩時,放棄了私人生活的Tom,就率領一Team人四處奔走,解救那些足以令人類滅絕的危機;過程中,成Team人都需要付出,但付出最多的,必然是Tom Cruise / Ethan Hunt。
看《Mission Impossible》,由始至終都是看Tom Cruise個人表演。這場表演,由始至終都是精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