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人可以是一個墟,三個女人在一個葬禮又會是怎樣的場面?這三個女人,是關寶慧、劉玉翠和黃呈欣,這三個女人是充滿恩怨的三姊妹,在母親的葬禮上久別重逢,究竟會引發怎樣的事情?看《她媽的葬禮》,答案就在裡頭。
Text : Ernus PHOTO : Bowy locatioN : 香港藝術中心
hair : Dicky Lam@Beijing Hair Culture I Hail.Nails(劉玉翠)、
Zanki@ Beijing Hair Culture I Hail.Nails (關寶慧)
曾主演多齣電視劇,普羅大眾對於劉玉翠和關寶慧兩位資深演員,一定不感陌生,而有留意舞台劇的觀眾,也會對黃呈欣(大欣)的表演留下過印象,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三個人,其實都是演藝學院畢業的同門師姐妹,這回《她媽的葬禮》便將她們連在一起。《她媽的葬禮》由英國著名女劇作家Shelagh Stephenson創作,故事講述在母親葬禮前夕,Teresa、Mary及Catherine三姊妹回到故居久別重逢,在追憶往事的同時,卻挖起一些深藏已久的恩怨氣仇。
《她媽的葬禮》是由潘燦良、蘇玉華及張志偉籌劃的三年企劃Project Roundabout的第二部作品,原來在Project Roundabout構思早期,劉玉翠和關寶慧也有參與其中。關寶慧說:「起初的想法是我們這班演藝畢業同學,來到這個階段,不如做些東西,梳理我們的演技之餘,觀眾又會覺得好看。」Project Roundabout其中一個主腦張志偉是關寶慧與劉玉翠的同班同學,在英國生活多年,對歐洲當代劇場認識較深,選了好多精采的劇本來香港演出,先有去年好評如潮的《謊言》,今年就有了《她媽的葬禮》。劉玉翠說:「我們很久沒看新劇,還停留在《Crimes of the Heart》的階段,很老土,好在張志偉看戲看得多,我們才能認識這麼好的劇本。」
這次《她媽的葬禮》由鄧偉傑執導,物色演員時他就找了黃呈欣飾演三妹,黃呈欣不諱言是因為看過《謊言》,就二話不說答應演出:「鄧偉傑邀請我合作時,我連劇本都無看過,就決定參演,因為他說有明星參演,哈哈!」大欣現時經營的「藝君子劇團」向來口碑甚佳,但對她來說Project Roundabout這種短暫運作模式也有其好處:「參與劇團一段長時間,就無可避免地出現同一班人在同一地方困獸鬥的感覺,開始會為做而做,Project Roundabout則是一心做好一件事,讓演員可以騰空出來做心目中相信的藝術,這是全職劇團很難感受的自由。」
《謊言》的成功,不禁令人對《她媽的葬禮》滿有期望,原名為《Memory of Water》的劇本是Shelagh Stephenson於1997年的作品,最吸引黃呈欣的地方,是它對回憶的深刻描述:「我向來對回憶有種強烈感覺,回憶可以扯後腿,同時也構成了實在的自己。這部劇本當中姊妹之間的親密回憶,有時會被美化了,有時又會扭曲了,你會在人家口中聽到你認為很荒謬的回憶,原來大家是站在不同的橫切面去講。家庭是人們最親密的地方,當討論到回憶,和家庭的聯繫一定最深。」大欣認為,《她》與電影《一個葬禮四個失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此劇的結局會有一些令觀眾感到驚喜的地方,揭盅之後會忽然明白之前某些劇情的玄機,在此當然先賣關子。
對關寶慧來說劇本最吸引的地方,在於它的貼地:「雖然劇本是廿年前寫的,但寫的情景甚麼年代也會發生,劇名《Memory of Water》想表達水是有記憶的,跟我們的記憶一樣,永遠都在。故事結尾是我們三姊妹經過這葬禮都有向前走的感覺,可能放下了、理解了,好像在告訴觀眾,太執著未必是好事。」關寶慧在戲中飾演一名順勢治療師,現實中卻是劉玉翠才是對順勢療法略有研究的一位,她提出日本學者江本勝的一個「水的實驗」,跟《Memory of Water》的意義如出一轍。「他對一些水的樣本播放不同性質的聲音,例如愛、恨、古典樂、搖滾樂等,經過一段日子在顯微鏡下觀察它的晶體,竟然會產生不同反應。對我的啟示是每個人都經過母親而來,無論你覺得她有多失敗,我們都必須承認我們是她的一部分。《她媽的葬禮》其實是一個關於成長的的戲,透過發掘的過程去成長,是感動的。」
日期:10月9日至18日(15日除外)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