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5位其貌不揚的男子,以RubberBand名義加盟樂壇。樂隊向來是賣態度,或者賣樣,縱使不是整隊有型靚仔,主音也要情深款款。事實上,從外貌學會分析,5位實力都好平均,所以用香港樂壇的走線來算,他們是實力派,是賣態度的。
Text : 繆思純
又有趣,向來樂隊的態度似乎跟怒火劃上等號,歌要好「焚」,詞要夠「憤」,鬧政府鬧社會鬧你鬧我鬧勻全世界才罷休,否則未夠火氣就愧對搖滾。然後,RubberBand是走溫和路線,在生活細節中跟你分享一二,在大是大非前也是隱晦婉轉地打擦邊球。如果是政治立場,這種中間派是死路一條,在香港樂壇都不易行,但偏偏又容納到他們,唱足十年。
在這個十周年,他們舉行了兩場演唱會,並順勢推出H專輯《Hours》,一張講時間,或者一個時代的專輯。如要用一首歌紀念十周年,〈城市當代配樂團〉會是首選。短短十年,他們的歌曲可能陪過你跑步、陪過你失戀,更可能在你結婚畢業大日子上,共渡重要時刻。自認是橡膠,最開心應該是聽副歌的歌詞︰「會記得一首 會記得一首你我一生心照的……聖誕冰點苦笑的……發洩不爽不忿的……撐破冰山急灣的」內含4首代表作,身為粉絲應該可以一一講出歌名來,唔准Google即刻答!
〈阿發好風光〉是送給一眾仍懷念八、九十年代,紫醉金迷的香港大時代你我,用一個角色說出他昔日風光過,魚翅撈飯干邑飲到high的美好,殊不知一個大浪殺到,一鋪清了袋,老細變搬運,你仍選擇自怨自艾懷念風光,還是咬緊牙關拚殺這一關,重頭
來過?
哼著南美風情的〈那一端〉,音樂底很寫意暢快,是遊車河玩樂的輕鬆節奏,奈何細聽歌詞,原來在說我們的手機、衫褲鞋襪,其實都是來自那一端的血汗工廠,我們在剝削一端的人群,滿足小部分人的快活。旋律與歌詞的反差未算最絕,更諷刺是正義凜然地唱了一輪,就似曉以大義之際,總結就只有一句︰「只怪投錯胎」比起當年〈細街盃〉,借足球為居港非洲人止痛,今次就只剩下怨天怨地。
如果〈那一端〉是帶點涼薄,那麼緊接的〈發麻〉就是在指斥你的無感覺,當你對重複發生的壞事、災難感到疲倦,感到慣性時,人性失去應有的良知和警覺性,不是更可怕嗎?延伸下去,當你以為這是別人的事,別人的遭遇,懶得去理會,不作協助時,他日就發生在你身上,屆時你還有足夠機警去招架嗎?還是一切已經太遲。
最後要力推是〈逆流之歌〉,在RubberBand組成不久,大家已經用熟男去形容幾位,一個帶有紳士味又能準確形容的詞彙。十年過去,香港人的用語文化都變得直截了當,上年紀的朋友無不留情地直呼為大叔,不單親切,還能輕抹上一陣東洋味。
而一部講中年男人奮鬥追夢的電影《逆流大叔》,能精準地找來RubberBand主唱主題曲,實在是無縫交接。「縱會失勢 碰上關口 聽到心裡鼓聲穿透 我未有顫抖」所講的鼓聲就是心跳聲,每一下都代表你還在。「歲月將一切淘空 但我守好那片夢 哪懼髮白再滿身疼痛」未到大叔之齡,這兩句聽落其實似是笑話一則,但到你放棄過夢想,當一頭銀髮才想重拾時,這兩句是聽得人熱血翻滾,盡在不言中。如果太翻騰未能靜下來,這刻再聽聽〈未來見〉,是慰藉是安撫,也是一種療癒系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