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讀書人:曾翠珊,香港女導演。畢業於演藝學院及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碩士課程。2008年執導愛情片《戀人路上》而正式出道,2011年自編自導劇情片《大藍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等獎項,其後創作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及錄像作品,包括《河上變村》、《香氣》等,多以女性關注為視點出發。最新執導作品《非分熟女》,蔡卓妍主演,意識相當大膽。
喜歡的作家?
黃碧雲的文字對我成長時候影響甚深。她寫小人物在大城市存活的悲涼故事,當中有很多生命與人生的反省,例如《烈佬傳》描繪阿難這個人物及吸毒者的世界,是虛構中的一種紀實人物傳。此外,余華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家,《活著》、《第七天》寫出不同生活階層的人在各種處境中如何生存的故事,很有意思,當中亦有不少幽默。
哪些書本對你影響至深?
沒有特定一本書。近年佛學的書籍頗影響我,例如聖嚴法師的著作,提到法師的一些生活、靈性追求等,那些分享都是近年我比較享受的。
正在讀甚麼?
之前看了《逃出14號勞改營》(Escape from Camp 14),講述脫北者在Camp 14的出生、生存,到後來為了生存要背叛家人等的真實故事,是我近期很喜歡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李碧華喜歡紀實文學,她在《煙花三月》重塑一個慰安婦的悲劇人生,亂世中一個女人的悲歌,一段失散的愛情,寫得有血有肉。現正看愛爾蘭作家 Colum McCann的《Let the Great World Spin》,文字故事很意識流,當中描繪很多關於生命探索、宗教、生活等。
對你來說,閱讀是甚麼的一回事?
閱讀真的很重要,甚至比看電影更重要,因為花在電影的時間太多,反而需要平衡一下,因為看書是看作者第一身的氧份。
算是不同類型,我一樣很關心女人的故事。完成了一系列村落電影,我就想探索一直有興趣的議題—慾望。尤其是,很久沒看過由女生出發的情慾電影了,不如自己拍一部。香港這個城市如此狹窄,看似很開放,但當中有很多暗角,特別是現代女性有很多身分,工作上要堅強,同時要照顧家庭,到底自身的壓力如何面對?《非分熟女》正是由身體慾望去出發,加上遇上了小敏角色的真人藍本,亦即是結婚幾年後仍是處女的故事,讓我很好奇去了解。
焦點在於阿Sa的性感演出,說服她困難嗎?
開拍《非分熟女》頗困難,劇本寫得比較大膽,情慾場面也描繪得很赤裸。我認為最重要是令阿Sa相信這個角色是非常重要,亦希望呈現出那份情感是赤裸的。說實在,我也沒有太多經驗拍情慾場面,頗大挑戰,幸好阿Sa及男主角吳慷仁都花了很多心機時間去溝通,加上一早預料到電影列為三級,並不希望拍攝時要遷就太多,但它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暴力或色情,而是終於衝破自己的一場重要親密戲。
你最想觀眾從《非分熟女》當中看出甚麼?
很簡單,我希望觀眾看到一個人、一個女性,即使面對社會的極大期望,或者一段的失敗關係下,如何衝破自己,發現自己的一些可能性,從而希望喚醒內在潛能。如果一直沒有踏出一步,生命只停留一種狀態,可感受的情感就會局限,多走一步,世界就會不同。希望看完電影有一種鼓勵,覺得自己也有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