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經是亞洲製造業基地,除了量產工業製品,當中亦有不少需要工藝和美術含量的創作。如今香港的工業時代早已過去,大部分廠商亦已北遷。惟以下碩果僅存的美藝並沒有在歷史洪流中消失,它們只是隱藏在城市中的某處等待我們再次發掘。看看以下四家充滿香港特色的工匠店,讓我們再度懷緬當年工藝超凡的美好時光。
Text Timothy Lo
Photo Internet
粵東磁廠
擁有九十年歷史的瓷器廠,傳承至今經歷三代,首以傳統「廣彩」聞名,後來則因為多歐美客人要求仿造外國瓷器,而演化成中西方融合的「港彩」。八、九十年代其他廠家北遷,粵東堅守香港至今。如今廠內除了第三代主理人曹志雄,還有三位廣彩師傅默默耕耘,傳承傳統美藝。粵東磁廠更深受國外媒體歡迎,曾多次受日本媒體邀請採訪,成為不少外國遊客尋寶的「隱世」觀光景點。
志記鎅木廠
創辦於四十年代中志記鎅木廠是現今香港唯一僅存處理大型木材的工廠,擁有逾七十年歷史。原址曾經在已經拆卸的北角村,後來經歷兩度搬遷至上水馬草壟現址。由於現今香港已經沒有野生原木,工廠如今多處理回收舊木,並每月舉辦木工工作坊,讓城市人多了解有關木材的知識,並著手嘗試製作木椅。
標記麻雀
佐敦道樓梯老舖,專賣手雕麻雀,全副一百四十四顆,全部人手雕琢,製作需時一個禮拜;手工藝有價,盛惠四千大元,倒也不算昂貴。麻雀舖真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接受手雕麻雀訂單,還有優質籌碼、骰子等娛樂賭博工具,摸上手便知與大陸淘寶貨截然不同,真正喜歡「打四圈」的朋友,也應該買一副。除此以外,現在標記麻雀還接受「tailor made」訂單,在麻雀上刻指定圖案和字句,傳統娛樂工具成為送禮佳品,也算有趣。
財記鳥籠維修
「撚雀」確實是當年香港獨有的文化,是富裕的階層象徵,而鳥籠製作更是講究。雖然如今養雀因衛生問題而買少見少,但鳥籠一物卻能代表傳統工藝。園圃街雀鳥花園依然擁有一家名為財記的手造鳥籠店,師傅陳樂財雖然不再親手製造鳥籠,卻依然對這門手藝瞭如指掌,若對此工藝有興趣的人,或能從他口中獲得不少資訊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