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看哪些香港劇?
《打天下》及《愛.回家之開心速遞》。期待《歎息橋》、《降魔的2.0》,也會看看《十八年後的終告白》,幾乎甚麼都看看。
最印象深刻的港劇是?
近年有兩部,一是《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拍攝上有不少新嘗試而成功。二是《是咁的,法官閣下》,資深編劇李茜一人處理整個劇本,行雲流水。
你心目中滄海遺珠的港劇是?
近年《師父.明白了》算是遺珠吧,講慾業講人生,是編審石凱婷離開無綫前三部曲之第一部,另外兩部是《愛我請留言》、《陪著你走》。
觀眾為何選取港劇,而非其他地區的劇集?
對廣東話的親切感,以及貼近香港生活的劇情。現時港劇普遍成品不及日韓台等亞洲地區,網上平台令觀眾輕易接觸到全世界不同地方出產的劇集,如沒有上述兩個因素,劇集質素又不提升,觀賞港劇的觀眾只會愈來愈少。
觀眾決定煲港劇的元素是甚麼?題材、製作、幕前、編導、其他?
ViuTV出現後,不少成品質量比無綫差,但題材遠比無綫豐富,成為左右觀眾選擇的重要因素。我先會考慮題材,然後順序是編劇人員、幕前人選、監製導演。當然有好的題材但沒有執行力是徒然。
港劇的趨勢發展如何?
以我觀察,現時題材如鬼怪、純愛、真功夫、科幻比較受歡迎,但這只是個循環,物極必反。
如果讓你給港劇「平反」,你最想說的是?
經常聽到沒有人再看電視劇的論調,又說港劇不再有市場,這是部分誤解。現時觀眾會看Netflix及HBO的劇集、台劇、日劇、泰劇,說明觀眾仍會在眾多娛樂中選擇電視劇。當然港劇要搶回觀眾,必然要全面提升質素。
方以文,「方以文 睇電視喇喂」FB專頁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