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善言,香港女演員,憑著參演的首部電影《點五步》,獲提名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後來曾參演《黃金花》、《仇老爺爺》等電影及電視劇集。今年在ViuTV劇集《打天下》中,飾演備戰奧運的空手道選手莊惠。
text.陳菁 photo.Bowy Chan wardrobe.Whistles
有哪些喜歡的作家?
如果說比較有興趣的便是太宰治,社會說要這樣做的事,他都會反問和疑問,一定要這樣做嗎?第一次看太宰治的書覺得他很消極,消極得來的自嘲也帶點幽默。我自己也是挺悲觀的人,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我覺得跟太宰治有點像,老是覺得滿足不到觀眾,覺得很抱歉。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覺得很抱歉」,幾年前展開了閱讀的習慣。但他的消極不會令我更消極,反而像一種力量,像太宰治陪著我一同自卑。我沒太宰治那樣頹廢,似乎還有一點生機。
哪些書本對你影響至深?
《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作者是一個叫中島芭旺的小朋友,他因為在學校被欺凌而決定在家自修。有點像電影《一一》,有個小孩的角色叫洋洋,電影也喜歡運用小孩去敘述簡單又純粹的說話和道理,而那事情就很容易入心,我覺得這本書也一樣。
有哪些章節令你最為深刻?
裡面有一句是「我是為了做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是個小孩,可能會被別人批評吧,但是我要做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看到這段的時候,我並非受到外界的批評,而是正在質疑自己。我在這個行業當演員,我有甚麼能耐可以留下來呢?我不是科班出身,也沒修讀很多演戲課,由讀書慢慢學起。我由模特兒轉為演員,可能很多人也不喜歡,我的價值要怎樣呈現呢?我如何承認自己可以在行內繼續生存呢?這是我一直在煩惱的事。但因為一個小孩的說話,給予我多點勇氣。
對比其他娛樂,為甚麼會選擇閱讀實體書?
電話可以上網,連看書也可以,但我覺得不夠專心。你拿著電話還可以做很多事,看社交媒體、看戲、看書、打機,當有那麼多功能,很自然便會想做其他事情。我晚上失眠的時候便會看書,一來可以放鬆,不用再對著藍光發射器,二來可以平靜一點。
正在讀甚麼?
最近正在讀《愛因斯坦的夢》,他裡面提及很多時間流逝的方式,時間在世界會有不同的運行方式,比如它就像一個圓形,它有開始和終結,終止後又會在那點再開始,不斷循環世界上的那一天。比如有些世界有個中心,愈靠近中間的時間點,那動作和流逝也會愈來愈慢,不同有趣的想像會因此而生。
閱讀如何幫助你去讀劇本和投入角色?
書中所描寫的一定比劇本詳細,因為劇本所寫的是畫面的呈現,像形容如何把杯子拿起。但文字能形容角色是怎樣的一個人,大家的互動是怎樣的,資料性會豐富很多。如果在劇本上遇到類似的性格,便可以套用在其中。
為了《打天下》特別由零開始學空手道,過程中啟發你的甚麼特質?
《打天下》莊惠一角愈挫愈勇,我沒想過在傷痕累累的情況下,還可以再站起來繼續打,這是我拍《打天下》時對自己讚賞的事情,令我發掘自己堅毅的一面。因為我是新手,拍打戲時如果要避免傷及對手,又不會記錯招式,對我來說是困難的。但有趣的是,拍攝會突然把所有能力提升,專注力、動作、記性、體能都會提升,到最後我好像克服了不少事。
莊惠和你本人有甚麼相似之處?
我有一次和棠哥(歐錦棠)聊天,覺得莊惠和談善言很像,空手道不是莊惠原本很熱情的事,而我一開始也沒想過當演員,正在走的那條路不是原定的路,但就把這樣的一條路開拓出來。空手道是心無雜念地走一條路,可能一開始是很模糊、有野草的路,後來無論變成石屎路也好,石春路也好,你總會看見對面的高山。棠哥說過,「莊惠就是談善言,談善言就是莊惠,莊惠只有談善言才能做到。」他教我不要質疑自己,質疑自己是對信任你的人不公平。正如《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中所說,這是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情。
空手道與閱讀,兩者之間有沒有共通點?
每一本書也是那位作者的想法,作者和作者之間的想法不一定是互相認同,甚至是相反的,所以每次都要清空。每練習一次空手道也要清空,不要想太多,要融入那件事、那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