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by Nic Wong
寫《時代教主:喬布斯》影評並不容易,畢竟大家對Steve Jobs太熟悉了,只要你曾經擁有過一件蘋果產品(不在乎天長地久),就很有可能自以為是個專家,然後不想聽到其他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又然後僅僅有1%不合心意,就開始斥罵別人扮專家。老實說,世上專家數目何其少,既然大家都不是,輕輕鬆鬆便好了,不喜勿插。

(1月11日上映,幾乎已落畫,明日Grand Cinema 仍有1場)
要數真正的專家,甚至狂人,電影主角Steve Jobs肯肯定是其中之一,而且執導這電影的金像導演Danny Boyle也是專家吧。不過,這裡更想談談另一位幕後專家--金牌編劇Aaron Sorkin吧。未知大家是否了解這位編劇的厲害,他曾寫過很多知名大作,五年前講facebook的《社交網絡》,就為他帶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今次他又憑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本獎。他更厲害的之處,可能在電視劇方面,寫過《The West Wing》,近作亦有《The Newsroom》。若你看過上述的作品,大抵知道看他的電影需要有相當的精神,相當的轉數,以及相當的耐性,稍一不慎,就很容易被甩掉,然後呼呼大睡。又或者,你會非常非常喜歡。

Facebook vs Apple
同一編劇下,難免要將《社交網絡》與《時代教主:喬布斯》互相比較,相信不少人認同戲裡戲外,Facebook比較容易入口,Apple並非不好,卻有點病態的迷戀,甚至過火。電影以外,現今幾乎人人都用Facebook,雖曾牽起一陣陣反fb熱潮、unfriend潮,但不能否認的是,fb愈來愈佔據人們的生活。至於Apple,一眾產品成為了一個個時代的象徵,但它卻一直面對著不同對手,IBM啦、Microsoft啦、Samsung啦,還未計那些擺明照抄的小米之流。偏偏Apple(其實是Steve Jobs)極度堅持自己,始終要型要圓要小要簡潔,結果Steve Jobs一走,Apple開始被人批評愈來愈似Samsung,看看iPhone 6 Plus就知了。

人父女兒故事?
似乎說得太遠,卻又似乎貼近這齣電影。片中所緊扣的三場發布會前的連場對話,更像是一個講述父女情的故事,於是你明白兩父女如何從頭到尾來拉近關係,卻不知道到底為何Steve Jobs如此執著某些事情,例如那件白恤衫、那句Hello、那些深信一定大賣的目標,到這刻看完也摸不著頭腦。又或者,狂人就是這樣,根本不用得到世人的明白,只需要手執權力及擁有魅力,即能下令身邊人為你辦事而已。

狂人助手=Kate Winslet
一直也沒說到演員,三場發布會中,你會看到化妝的威力,男主角Michael Fassbender本來一點也不像Steve Jobs,但前後卻看到他的頗大分別;Kate Winslet也是一樣,但後者做得比Michael更好,那種忍辱負重、耐性、表情,可見她果真演活了一個狂人助手,今趟奪得最佳女配角頗有機會呢,雖然我依然較喜歡《丹麥女孩》的Alicia Vikander囉!

Bill Gates傳記電影幾時有?
今時今日,狂人愈來愈多,但要成為舉足輕重、影響世界的狂人,難度愈來愈高,當你稍為暴力少許,就會被人罵足祖宗十八代;當你說一些不合大眾/某人心意的話,隨即被大眾/某人唾棄。有人指出,如果將來有一齣Bill Gates的傳記電影,三大電腦巨頭都有自傳電影,那就完美了,只可惜或許Bill Gates不夠癲狂(捐身家都不夠癲嗎?),故事不見得如此人生如戲,但世事很難說,現況愈來愈黑暗,將來未必沒有機會呢。
延伸閱讀:
《卡露的情人》(Carol)--錯配複雜關係
http://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leisure/8472
《丹麥女孩》(Danish Girl)--斷背山式震撼
http://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leisure/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