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by Nic Wong
時局變得太快,《火星任務》好像離我們很遠了,像火星和地球距離那樣遠,其實如今相距開畫日(10月1日)只不過是5個月,想當日NASA突然發現火星上有液態水的幫手下,卻因為口碑一般,加上年底精彩電影太多,結果這齣電影有點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現在回想過去,最重要的還是感受Matt Damon那種不認命,時刻保持樂觀的性格。
(去年10月上映,現已出碟)
昨夜介紹過的《換諜者》,片中其中一句對白總是縈繞不散,湯漢斯的問句"Are you worried?",蘇聯間諜淡淡回答 "Would it help?"。換轉Matt Damon來說,可能回答都費事,慳番啖氣千方百計找尋生存辦法,當吃了很多年沒有味道的薯蓉,一樣能夠笑著苦吃,而且用盡辦法造水、種薯仔等等,就算爆炸著火那一刻,全地球仝人和他一起眼濕濕,但他依然沒放棄過。
超人般求生救贖
同樣是湯漢斯,當年角色能在《Cast Away》生存,都要靠Wilson啦。慶幸火星上還有難聽的Disco音樂,以及不停自娛的拍片、搞gag,超乎常人般生存下來,並相信奇蹟,是這齣電影的重要訊息,比電影裡其他東西還重要,當然也順利為Matt Demon爭到正面形象,換來一連串影帝提名啦。近年太空電影愈來愈多、愈來愈大、愈來愈花巧,偏偏這齣避開複雜科學理論,純以一齣自我求生甚至救贖。
不是最佳,但意味深長
這齣電影,絕對不是Ridley Scott或Matt Demon的最佳電影,更不是太空系列的經典作品,幾敢肯定它不會獲得今屆奧斯卡,否則反面(至於怎樣去反,我都不懂得怎樣去答你),唯一一個肯定的是,當今波譎雲詭的局勢,依然有天真樂觀的想法,而且有方法能夠繼續生存,才是最終勝利者。留著有用之身等候時機及運氣,是這齣電影最大的啟示,Matt Damon角色如是,他本人如是,香港人也該如是。
延伸閱讀:
《換諜者》(Bridge of Spies):一把口救九千人
http://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leisure/8483
《布魯克林之戀》(Brooklyn)--幸福煩惱的抉擇
http://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leisure/8482
《抖室》(Room)--逃脫難,重生更難
http://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leisure/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