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Nic Wong
吸毒不對,正如打人不對,無論先撩抑或被挑釁,任何人犯法就當受制裁,知法犯法好應該罪加一等,何況公眾等待公義審判日老早超過兩年,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公平概念,如何執法?
《迷幻列車》從來都被人偷換概念,被曲解為教唆吸毒。要知道,電影中的毒品,實際上是一項工具、載體,要沉迷的話,公然聯朋講粗口、拳打腳踢一個手無寸鐵之人,都算是一種毒藥。21年前,主角不就是想逃避現實?老老實實,哪一位不想做好人?如果有樓才有高潮,哪一位不想有高潮?問題是,面對現實很慘呀,原來吸毒好過清醒,沉淪好過白白等死。主角掙扎過,嘗試戒毒又再吸毒,見證吸毒禍害後成功戒毒,但真實人生戰鬥來了,就算重過新生活,豬朋狗友都會來搞你。
21年後,正如當年所言:音樂改變了、毒品改變了,男女也改變了,相信連那個蘇格蘭最cheap的廁所都改變了。想當年主角慨嘆,蘇格蘭沒甚麼好,就只有新鮮空氣,但新鮮空氣改變不了甚麼。怎料廿年過去,證明蘇格蘭人最清醒,極力爭取脫英留歐,原來新鮮空氣真的很有用,相比北京的大腦們統統吸霧霾吸到頭昏眼花,咁叫好打得?
《迷幻列車2》重臨,那不是《屍殺列車》,並沒有真正的一道「列車」,沒有明顯的喪屍追殺,沒有逼切的逃生需要,但不提高警覺的話,難保隨時有人縱火,有人突變喪屍,有人阻塞交通逼你塞車。有時候,命運安排你上不到車,可能好命過中六合彩呢。
唉,我們這一代都老了,《迷幻列車2》就像《美國處男》第4集一樣,麻甩仔變成麻甩佬,很多東西改變了,但唯一不變是依然渴望反叛、渴望迷幻。迷幻不是罪,其實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才是死罪一條。
《迷幻列車2》3月2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