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Nic Wong
本期讀書人:皮亞,本名林震宇,資深影評、小說作家,曾任電影編劇及獨立電影導演,現於浸會大學電影學院任教,每星期定期在報章雜誌寫電影專欄,12月出版新書《有本事就看電影》。
喜歡的作家?
日本作家遠藤周作。我大概看過他的四、五本作品,例如《深河》及《沉默》,一直令我反思人性,每次翻看都有不同得著。《深河》講述一次印度之旅,從恆河看到人生、人性、生死及宗教等;《沉默》則好像馬田史高西斯所改編的電影一樣,講述日本曾經滅絕宗教、質疑信仰的一段歷史,即使我個人沒有信仰,一樣覺得很好看。此外,我也喜愛看法國女作家杜哈絲,《情人》與《廣島之戀》都很好看,前者講述自己的身世,如何愛上一名比自己年長得多的男人;後者寫女性情慾,寫得非常細膩。
正在讀甚麼?
即將舉行的九龍城書節,我將會出席作家講座「《廣島之戀》:電影、旅遊與記憶」,因此最近再翻看《廣島之戀》一書。
平日讀書有何習慣?
近幾年來,我盡量希望自己每個月完成一本書,然後記錄下來,每年作出回顧。有時候工作很忙,未必能夠看書,於是我會把握工餘假期來跑數,無論甚麼書都好,烹飪書也可以,但唯一條件是,我一定要花時間仔細閱讀,而不是隨便揭兩頁就算。
下本想讀的書是甚麼?
一行禪師的《不思量的藝術:一行禪師教你以靜的力量安度紛擾與不安》,買了書本很久,一直未有機會靜下來看看,很想學懂在煩擾俗世之中,找尋安靜力量。
今次新書《有本事就看電影》出版緣由?
屈指一算,原來我已經寫了二十年影評,發覺自己曾經寫過很多電影,當中以經典電影最有價值,真是歷久常新,每次再看都有不同的新得著、新體會。於是,我想將部分影評集結出書,並加入一些新文章,所以我便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後來調整文章比例,三成舊,七成新。粗略估計,現在有大概四十篇深度影評,每篇大約三、四千字。
寫書過程中對舊經典電影有何新得著?
譬如說,我寫阿倫雷奈的三部曲,得著最深,因為他的電影一直都很難理解,今次再看多電影幾遍,卻發現他的想法真的很前衛,超越觀眾思維,更超越了當時電影人的技巧,所以很想大家感受到他那種想法。另外,我也寫了希治閣的驚慄五部曲,深入分析電影的密碼及方程式,為何如此引人入勝,也令我一邊看電影,一邊很著迷。
你一直在報紙雜誌寫影評,今次轉為出書有何不同?
我發現自己一直在實體報紙和雜誌寫影評,統統都沒有網上版,到今時今日的虛擬泛濫,更覺得留得低的紙媒很重要,好像經典電影才經得起考驗。今次出書有兩個特別之處,首先我教書時搜尋資料,通常都是到圖書館借書,所以我希望能夠累積知識,做好一代代傳承;第二,我覺得電影是一項藝術,看電影也是一項藝術,所以我希望出書讓大家明白如何去看一部電影,好讓電影系學生或電影發燒友明白這項藝術。
對你來說,閱讀是甚麼的一回事?
每次閱讀都是一次靜修。給自己一個機會靜下來,除了專注以外,還是吸收氧份,補充大腦流失,更是滋潤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