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廣角鏡是一樣平日不多用,但一旦有需要用到時,那幾mm,就是那幾mm,就是靚與好靚的分別,就是震撼與好震撼的層次。
這次介紹的,不是甚麼貴價頂級超廣角鏡,相反,它平民到不得了,性價比是Canon wide angle所罕見的。這支EF-S 10-18mm f/4.5-5.6 IS STM超廣角變焦鏡,連同EF-S 18-55mm及EF-S 55-250mm,稱得上是「小小三元」,3支鏡頭齊備,足以陪伴大家走天涯。
看到EF-S,知道這鏡頭是為APS-C相機而設的,亦即是full frame機免問。在Canon的廣角鏡陣營裡,市場仍有發售的,只有EF 16-35mm F2.8L USM II、EF 17-40mm F4L USM,以及EF-S 10-22mm F3.5-4.5 USM,前兩者是EF系列,如用在APS相機裡需乘大1.6倍,便稱不上廣角;所以,大家會把新鏡作比較的,就只有EF-S 10-22mm F3.5-4.5 USM。當然,舊作光圈較大、有USM馬達,變焦範圍較廣,但新作首次配備小巧的影像穩定器,這光學防震能提供4級快門防震效果,實用非常;另外更緊要的是,新作只售$2,480,差不多比定價$5,600的舊作便宜了一半。
入門貨品,預了會將貨就價,不過單看這鏡的技術規格,也發覺Canon總算花心機落材料。鏡頭內設有一片特大的非球面鏡,其直徑屬同級中最大,當中涉及的PMo(Plactic Molded)製作方法,是品牌獨有的技術,好處是能令影像的中心點至邊緣位置都保持好質素,減少邊緣分散的問題。另外為了減少各段焦距的橫向色差及色彩模糊情況,鏡頭內也特別備有低色散UD鏡片,用料不欺場。
用這支鏡來拍攝近日城中熱爆的熊貓,是適合不過了。1,600隻手臂大的紙熊貓,將它們放置在偌大的空間裡,基本上用任何魚眼鏡也不可能將它們一網打盡,用廣角鏡的目的就是有幾多影幾多。首先,EF-S 10-18mm f/4.5-5.6 IS STM只重240g(這個價錢,當然是塑膠製啦),長度只有72mm,身形相當輕巧;到了真實拍攝,把焦距調至10mm(即是135格式的16mm),再把光圈調到最大的f4.5,變形程度的確比想像中小,不過邊緣部分無可避免會發現些許紫邊,但情況不算嚴重,屬可接受水平。
下次會帶EF-S 10-18mm f/4.5-5.6 IS STM去拍攝的,大概是7.1大遊行;同樣地,我們也希望人數愈多愈好,我們影得愈多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