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已是香港的初春,整天灰灰濛濛,連呼吸也不爽。本來不特別喜歡暑天,但相比潮濕的季節,還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比較怡人,所以忽然想念人在布吉的三天。布吉,除了旅遊聖地就是旅遊聖地,有人喜歡爆買爆吃,但生活爆忙的人還是喜歡找一間resort靜靜地休息,來到Trisara Phuket,一切就是那麼的恰如其分,讓人盡情放空。
text & photo | ernus
住進resort,只不過是想真正放鬆一下,不用趕頭趕命,也不需要跟其他遊客爭先恐後,在Trisara的三日兩夜,終於感受到這種久違的安逸。Trisara的每個房間均附設私人泳池,難怪外面的公眾泳池裡泳客總是不出十個,無論最高檔次的Ocean Front Residence或是最經濟的Ocean View Pool Junior Suite,都有一個連接天空的infinity pool,這個泳池,單是坐在房間欣賞已經好治癒!當然,入到房,怎能忍得住不換泳衣跳進泳池中?三月的布吉是全年天氣最好的日子,晴天的日子較多,也不是最炎熱,浸在泳池的舒服,久久都不想走出來。
布吉三面環海,我們坐上Trisara提供的快艇旅程,看到整條海岸線是連綿不盡的海灘,海灘上盡是金髮的遊客,不過像Trisara般擁有私人沙灘的resort,在布吉並不常見。Trisara的私人沙灘不算大,但勝在只有小貓三四隻,也是真正的水清沙幼,隨處可見小魚在游水,對香港旅客來說,沒有甚麼比人少更吸引,畢竟我們都太厭惡在盛夏的沙難插針難入的感覺吧。Trisara每天提供免費或付費的運動課程,包括泰拳、直立板等,身為瑜伽愛好者,當然不會錯過早上的瑜伽課,Yoga Sala就在沙灘旁邊的有蓋小屋之中,非常原始,瑜伽老師帶領我們一小時的Hartha Yoga,動作流程跟平日的瑜伽課差不多,但有了真實的海浪聲和海風作為背景,舒服的感覺簡直是幾何級數的提升。
即使出發前朋友介紹布吉有甚麼好吃的,也懶惰得只想躲在resort完全不願外出,幸好Trisara的兩間餐廳各具特色—PRU宣揚由農場到餐桌 ( Farm-to-table ) 的理念,所有食材均出產自酒店的自家農場,或者從當地農民、漁民和社區組織搜羅得來,菜式以西餐為主,每道菜均十分精緻,平平無奇的食材如紅蘿蔔、茄子,在主廚Jim Ophorst的心思下都變得有趣,例如連同植物本身生長的泥土焗製的紅蘿蔔,就是吃得出不一樣的鮮味。至於另一間餐廳Seafood,最著名的是經過廚師多年明查暗訪設計出來的「MAMA Recipe」,將布吉最傳統的菜式重新呈現,雖然也是泰菜,但跟我們在香港吃到的完全不同,一道以墨魚汁煮的墨魚,實在好吃!